回到顶部

江西打造高技能人才培训共建共享基地 为技能人才搭建广阔平台

发布时间:2024-02-02

近年来,江西省各地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共建共享基地建设,面向企业、行业协会、社会培训机构和职业院校,进一步提升培训供给能力,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目前,江西省择优支持建设了20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共建共享基地,总投资2.21亿元。

协调配合 建章立制

“高技能人才共建共享培训基地是培养技能人才水平的重要平台,具备公共性、公益性和示范性等特点。”江西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江西,地方各相关部门及建设单位高度重视基地项目建设,积极配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推动项目实施,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问题,高效推进项目建设。

在景德镇市,人社部门成立了以各相关部门组成的基地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协调推进工作、量化责任分工、明确时间节点。景德镇市工信局、景德镇陶文旅集团、景德镇市人社局等单位均参与项目建设工作。

在上饶市,上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成立了委领导及各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基地建设协调领导小组,通过建立规章制度,确保项目建设有章可循、依规管理。“我们先后制定了《培训基地管理制度》《培训基地考核办法》等,明确由两名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负责统筹基地整体规划、资金调配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基地运行管理模式。”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吉安市,人社部门推出《高技能人才培训共建共享基地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明确了基地经费支出标准、支出程序等,为完善基地资金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一流师资 设备完善

在建设过程中,江西省各基地以引进一流师资队伍为重点,打造专业教师团队,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提升相结合,大力提升教学培训力量。

景德镇基地引进国内外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端技能人才和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实训教师,再经过德国“双师型”教师的系统化培训,形成理实一体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保障项目的实地教学和运营。景德镇基地有专职教师7人、兼职教师多人,覆盖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电气自动化、水处理流程自动化等专业,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知识,为基地提升教学质量、强化培训效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各地基地投入大量资金,确保基础设施的完备性,并引进先进的实训设备。

景德镇基地目前引进实训设备162套,其中较多的为工业机器人标准技术培训站、气动综合实训平台、模块化生产加工系统平台,以及其他工厂自动化综合调装系统平台、水处理设备、工业4.0实训系统平台等多套设备。这些先进设备,不仅提升了培训的质量,也使学员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产业的需求。

 

产学融合 增强供给

景德镇市的6名企业员工在基地通过了为期15天的工业机器人编程和机器人视觉应用培训后,成为企业项目负责人。他们对生产线进行了改装,提高了生产效率、优化了工作流程,目前正在为企业新进产线进行技术研发和技术应用。

景德镇陶瓷技师学院的150名学生在景德镇基地参加了为期3个月的工业机器人基础技术和机电一体化基础技术培训。“培训结束后,我对以后的工作和就业场地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其中一名学生表示。

无论是企业员工,还是技工院校学生,都能依托江西省培训基地网络体系提升技能、从中获益。

在江西省,各基地按照“市场导向、合理布局、功能互补、有效对接、资源共享”的原则,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技术先进的培训基地网络体系。这一体系面向全社会开放,运行机制高效,涵盖智能制造、汽车、数字产业等江西省各类重点产业,也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依托基地,我们可对社会人员、园区企业职工及学校有培训意愿且符合条件的学生开展培训,使学员培训后成为市场所需的实用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江西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1年以来,各基地已累计开展教学培训2.5万余人次。此外,多家基地积极开展职业技能等级社会评价机构申报,主动承接园区企业职工等群体职业技能培训等级评价工作。

同时,江西省依托基地,推进产学融合,通过与行业内知名企业合作,扩充人才“资源库”。

在景德镇市,基地与西门子、费斯托、库卡机器人等10多家企业和机构开展合作,成为江西省首个面向社会开放的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和人才供给平台。在抚州市,基地与比亚迪、深根铜箔等园区重点企业建立全方位合作,量身定做、培养相适宜人才。

“今后,基地还将担负各类竞赛选手集训、技能指导等任务,比如面向社会开展车工、汽车维修工、收银员等工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或者配合开展技能大赛等。”江西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中国劳动保障报 2023-06-19

作者:李玉亭

责任编辑:邓小栗 李明宇

总平台审核编辑:解鹏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