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TALENT STORY

人才故事

余鳌:不负青春 扎根基层去驻村

人才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领导者、执行者和实施者。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砥砺支撑。今年以来,黔西南州以人才振兴为“主动脉”,主动吸纳人才、培育人才、成就人才,确保乡村振兴有动力,乡土发展有支撑,持续书写下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余鳌在将农户蜂蜜装罐 “亲戚朋友们!我们岩云村的土鸡蛋、土蜂蜜,纯天然、耐储藏、营养好,需要的赶紧找我下单了,手慢无哟!”这几天,黔西南州册亨县坡妹镇岩云村村委会主任助理余鳌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吆喝着售卖土特产,为村里农特产品当起“推销员”。 几天工夫,村里的农特产品便销售一空,村民们都纷纷夸赞余鳌:“还是小余厉害,年轻人想法多,路子也多,真是帮了我们不少忙!”。 “小余”是一名“00后”,去年8月中旬入职于黔西南州能源局,仅10天后便被派到基层驻村锻炼,担任册亨县坡妹镇岩云村村委会主任助理。今年刚满23岁的他已经在岩云村驻村一年有余。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小伙,如何在乡村振兴的大浪潮找到自己用武的一席之地?余鳌坦言,他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从教育帮扶入手,找到工作切入点 刚刚大学毕业,从单纯的象牙塔走进复杂的社会,余鳌没有任何基层经验,如何才能开展好工作,一度困扰着他。 在走访村民时,余鳌发现,许多村里面的孩子在家做作业时,遇到难题无法解决,大多数村民家长们自己文化水平也不足以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上的困惑,只能等第二天上学时再请教老师,于是余鳌便主动担任起这些学生的课后老师,帮助他们解决学习难题。 余鳌在走访村民 “下次再遇到这种类型的题目,你就直接代入选项,用排除法,得出正确的答案。”找到工作切入点后,余鳌一有时间就会去村民家中,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情况,自己工作忙时,孩子们也会拿着作业来到办公室找他请教。在岩云村会议室里,余鳌经常兴致勃勃地给岩云村学生解答学习的难题。 今年1月,“云端织梦”帮扶活动在岩云村开展,邀请各个高校的优秀学生、企业人士等参加活动,多对一结对帮扶学生是活动的主要目的,余鳌主动承担起了这项帮扶工作。 余鳌明白,要帮助孩子们走出去,光有简单的基础性帮扶还不够,要真正让孩子们树立信心,心怀梦想。于是多方协调后,为岩云村孩子提供了3000元织梦基金、1000名免费研学的名额、10名外出游学名额、5名实习岗位,并且同一起入职的兴义市委组织部选调生张兰钦等一起,在全州范围内常态化开展“织梦计划”教育帮扶活动,目前累计帮扶困难学生已超300人次。 化身产品“推销员”,助力村里农特产品“出山” 在一次走访中,宇鳌了解到村民王益信家里养了十几只蛋鸡,家里的鸡蛋堆了一大筐,自己吃不完,想卖又找不到买主,王益信一时间犯了愁。再继续走访,余鳌发现不少群众都有类似情况,他们喂养的家禽、蜂蜜等都无处可卖。于是,余鳌便尝试通过微信群和朋友圈帮助村民售卖。 “能卖一点是一点,初心就是希望能帮村民将手里的农特产品变现。”余鳌说,摸排清楚大概有多少土鸡蛋、土蜂蜜后,他就在朋友圈、微信群发布商品信息,通过自己购买、帮人代购等方式为村民消纳产品,最后通过快递或者送货上门的方式,将产品送到买主手中。 准备帮农户销售的蜂蜜 “要不是有小余的帮助,我家的土鸡蛋怕放坏了都还不一定卖得出去呢!”家里土鸡蛋一售而空的村民黄忠贵激动地说。 “他帮我卖了8斤蜂蜜,还给包装好送到城里,真是帮了我大忙了。”村民杜强成说。 个人能力始终有限,开辟一条长效的销售渠道,才是解决村民农产品销售问题的根本方法。于是,在余鳌的协助下,岩云村的“云上超市——电商体验馆”小程序上线了。余鳌介绍,通过小程序线上订单、线下派单、推动农产品线上售卖,进一步盘活闲置农特产品,切实拓宽农户增收渠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余鳌用这句诗来鼓励自己,他将坚持不懈在基层挥洒青春热血,用自己所能,为乡村振兴,为百姓富裕而努力奋斗。 新闻记者:谭支乐、匡奇燃 编辑:彭芝莉 二审:宋洁 三审:陈俎宇

刘雪波:工匠技术创新不断,锐意进取永不止步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围绕争创一流人才园区的目标,展现园区服务人才创业创新的良好生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吸引更多人才汇聚园区,长沙天心经开区联合红网推出《才聚园区星故事》系列报道,聚焦园区2023年新获批的市高层次人才,展示他们的成长历程和奋斗故事。 一副眼镜,和蔼的面容,谈吐谦虚有礼,深耕电机技术研发26年。 在工作期间,主持完成了多个项目研制,其中获得国家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四等奖1项,湖南省机械工业技术进步三等奖2项。 2008年成为北京奥运火炬手。现任湖南省电工技术学会常务理事,湖南大学校外研究生指导导师,湖南省专家库成员。 工作二十载,累计刊物上发表电机论文4篇;国家专利20余项;负责编写国家标准2项,机械行业标准4项;共有7项全新产品通过湖南省省级鉴定,获得湖南省新产品奖。 其研发的高效节能电机及立式三相异步电动机,被评为国家级绿色节能产品,在细分行业市场占有率综合排名位列前三位。 2023年获评长沙市高层次人才。 他就是长沙长利电气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刘雪波。他总是行走在技术研发的前端,锐意进取永不止步。 求真务实,做好“领头雁” 1995年刘雪波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长沙电机厂工作。此时,正遇上全社会的各个领域在大力提倡合理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单位准备开发YSP变频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用以调速节能。 “刚从学校到工厂,那时候就想展示自己的抱负和知识。”刘雪波说,他当时便一心扑在YSP变频调速系列电机的开发试制上,不分日夜地工作和学习,并负责主持开发、设计产品的全过程,确定整个变频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磁、结构设计方案。 最终刘雪波设计出来的YSP系列电动机因结构新颖,调速平滑,温升稳定,技术含量高,一举获得了国家级新产品奖,长沙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刘雪波与团队进行技术讨论 2018年刘雪波开始担任长沙长利电气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多年的电机技术研发的工作经历,让他具有了相当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丰富的电机研发实践经验,被评为湖南省技术创新优秀个人,是公司学术带头人。 随着社会发展,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用户要求,提升产品质量,节约生产成本。作为技术负责人的刘雪波,经常深入生产第一线,细心观察,深入研究,大胆采用新工艺、新材料,并多次登门向国内的权威专家请教,虚心向他们学习,总结出一套适合企业现有工艺装备和设备的新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夯实了技术基础,并使公司绝缘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现在我们的主打产品是高效节能电机,在当时绝对是技术突破。”刘雪波说,中小型电机是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动力输出源设备,也是电能消耗最大的设备群,在当时,高效节能电机很多核心驱动方案一直为国外垄断,我国电动机电能消耗都已占总耗电量的57%以上,节能电机的研发迫在眉睫。 “当时为了研究外国先进技术,专门购买各系列外国高端电机回来研究,只有摸透了、吃透了、才能做出超越他们的产品。”刘雪波介绍,经过近2年的开发设计,最终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终于生产出了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高效节能电机,并成功替代进口产品。该产业也被评为国家级绿色节能产品,并入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高效电机推广目录。 经行业协会2022年统计,该系列电机在细分行业市场占有率综合排名位列前三位,占有率为11.8%,经济效益明显。 重视青年职工培养,做好“传帮带” 刘雪波深知“传、帮、带”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他始终要求技术研发要过三关——工艺流程关、生产技术关、专业能力关。他现场亲自做示范,边讲理论边教操作技巧,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和教训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的技术人员。 近年来,由于生产经营发展迅速,公司新招了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但公司改制后技术员工待遇问题未能有一个明确的改革方案,有的年轻员工因待遇较低,也看不到一个较明确的待遇增长的希望,出现技术人才流失的情况。对此,他一方面与年轻员工进行交流、谈心,稳定他们的情绪,另一方面将情况及时向公司反映,并积极向公司争取提高技术员工待遇水平。在他的努力下,公司确立了一套技术人才待遇增长方案,公司技术人员每年或每两年增长一次工资,有效地稳定了技术队伍,留住宝贵的人才,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 刘雪波指导年轻工程师们 刘雪波倾尽自己所学,在工作中关心、关注、关爱新员工的成长,有针对性的提出课题,在工厂里剖析教学,手把手地培训,以便更好地引导每名新员工。 “刘师傅在工作中耐心地帮助我们,对于技术上的问题,有问必答,不厌其烦,审核图纸时也特别仔细,能和他学到非常多的知识。”长利电气青年工程师徐建锋对于这位师傅这样说道。 刘雪波在工作中尽职尽责、任劳任怨,经常性加班至很晚,而第二天却比其他同事先到公司,上班前他一般都会在生产车间里到处走走看看,跟踪重点电机的生产进度并询问相关情况,收集生产一线反映的各类问题以改进设计与工艺。 在刘雪波工作的近30年中,他见证了公司的发展壮大,这期间他不断充实自己理论素养,用理论指导实践,又用实践完善理论,时刻保持“空杯心态”。他带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技术能手,以工匠之心助力企业稳定发展,公司2022年获评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李奕潜 通讯员 葛爱珺 长沙报道

马春庭:新华区区管拔尖人才事迹展播

退役不褪色 创业做尖兵 河北军涛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马春庭 马春庭,1970年9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6年入伍,2018年退役,现任河北军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编写教材12部,科研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三等奖8项,授权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2023年度区管拔尖人才。 马春庭带领军涛科技人以提供“实用、好用、耐用、信息化”的系列检测维修保养设备、陆海空火箭武警多军种便捷训练模拟器和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特种传感器为己任,研制的多种型号的检测设备已批量配发并随装出口,为保障设备的“中国制造”赢得声誉;研发的覆盖无人机、雷达、导弹、炮兵、装甲、通信、情报指挥、工程和防化等兵种专业的系列训练模拟器不断填补训练手段的空白,促进了训练水平的提高。是同行业中型谱最完整的模拟器研发企业之一,公司业绩连续三年实现成倍增长。 精心选拔培养忠于事业、作风正派、能打硬仗的青年领军人才。以点带面,发挥辐射作用,以领军人带动研发团队实现科研项目的不断探索与创新、带动生产团队实现质量和效率的双提高。积极培养青年人才,打破论资排辈的老传统,大胆启用青年人才,提供锻炼机会,让年轻人在项目攻坚中见世面、经风雨、长才干。充分发挥博士研究生的潜在科研能力,通过引进到博士后工作站工作,提升公司研发团队创新水平;发挥博士后创新中心的科研优势,在装备智能检测和数字仿真模拟模拟两大领域开展热点、难点问题的战略性、前瞻性研究。 积极与省内外高校进行科技创新合作,依托高校的基础理论研究和科研资源优势,联合进行核心技术攻坚,为企业提供创新动力,亦为高校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方向。 来 源:区委组织部 责 编:崔清玉

赵萍:穷其一生 让蚕桑成为永不凋谢的产业

2023-08-02

人才兴废,国之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上强调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新时代人才工作擘画了宏伟蓝图。 近年来,永川区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行动计划,全区人才资源总量达16.7万人,集聚高层次人才202人,累计34人入选“重庆英才计划”,有力推动永川加快建设成渝地区有影响力的人才高地。永川人才们长期在各领域、各条战线上创新奉献,用智慧与汗水推进了永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强化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全区各行各业党员干部群众见贤思齐、比学赶超,进一步营造爱才、惜才、用才、留才的浓厚氛围。近期,“永川党建”微信公众号将刊载系列人才故事,分享各类人才追梦奋斗、创新奉献的突出事迹。 上世纪80年代,出生于干部之家的她在读大学时,本想学医却阴差阳错地被调剂到学蚕桑,但她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从此便与蚕结下了不解之缘,专注蚕桑研究近40年。 不惑之年,一直专注做家蚕免疫抗病基础研究的她,为了突破产业发展的瓶颈,勇担重任,将主要精力转向投入蚕丝蛋白的基础和应用研究,首次系统解析和报道了蚕丝全蛋白组成,纠正了国际上几十年来对蚕丝蛋白的理解误区,改写了蚕学专业教科书中关于蚕丝组成的传统观点。解开了蚕丝“千年不腐”的秘密,获得了高强度、多用途的新型蚕丝。 年近花甲,她又来到永川区仙龙镇,出任世纪传奇生物技术研究院(重庆)有限公司董事长,致力于家蚕省力化、智能化和规模化养殖技术的推广,开发蚕丝功能蛋白新产品新材料的成果市场转化。 她,就是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萍,同时还是西南大学全国样板党支部(家蚕基因组与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第一党支部)书记,重庆市蚕丝纤维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重庆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团队负责人。 留学归国 绘制了蚕丝蛋白组的“全景图” 1963年,赵萍出生在四川的一个普通干部家庭,父母非常重视对她的文化教育,她也不负众望,高考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原西南农业大学(现西南大学),原本想学医的她被调剂到蚕桑系,刚开始的时候,让她稍有一些失落。 “蚕桑专业很好啊!蚕桑是我国丝绸产业的根基,丝绸是我国主要出口产品,具有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发展前景大有可为!”受到一位高中老师的鼓励,又了解了蚕桑业的发展现状,赵萍迅速调整了心态,从心底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和使命感。 随着对蚕桑知识学习的不断深入,赵萍渐渐爱上了蚕桑学,立志要在这个领域干出个名堂来。1985年,大学毕业后,她以优异的专业成绩,被分配到四川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工作。 在从事了十余年的家蚕新品种培育研究工作之后,1997年,赵萍作为访问研究员到日本九州大学系统学习分子生物学和蛋白质研究技术,2002年获得九州大学硕士学位后,为了参加中国家蚕基因组计划的研究,她放弃了在日本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回到国内母校西南大学任教,作为中国基因组研究团队一员全身投入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的绘制,并与日本学者开展了一场惊心动魄、争分夺秒的竞争。 经过夜以继日的研究,赵萍所在的团队在这个没有硝烟的竞争中取得了成功。2003年11月15日,重庆市政府和中国科学院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向世界宣布了由中国科学家成功绘制出世界第一张家蚕基因组框架图。该成果被誉为100年近现代蚕业科学发展史中由我国科学家做出的杰出贡献,具有重大基础科学价值与产业价值。 赵萍在科学研究上从未止步,2008年,她在学业上更进一步,获得了西南大学博士学位。同时她深刻认识到虽然我国的蚕茧产量稳居世界第一,然而由于蚕丝产品单一,出口效益低、缺乏竞争力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整个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其根本原因是人们对家蚕蛋白组,尤其是蚕丝蛋白的认识还一直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水平,蚕丝蛋白的合成机理也长期处于难以突破的尴尬境地,为了蚕业科学和产业的进步需要,作为家蚕基因组与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生物学研究中心蛋白质组与蛋白功能研究的学术带头人,从2010年开始赵萍果断地将研究的关注点集中到蚕丝上来,带领团队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首次系统地解析和报道了蚕丝全蛋白的组成,从蚕丝中新发现了400多种蛋白质,纠正了国际上几十年来认为蚕丝只有几种蛋白的传统理解误区,同时还发现蚕丝拥有众多防御功能的生物活性蛋白。 不断钻研 拓展蚕丝应用新领域 为了让蚕桑产业跟上新世纪快速发展的时代步伐,成为永不凋谢的产业,赵萍带领团队又开始专注于开展蚕丝蛋白活性成分的功能鉴定和蚕丝功能性新材料的创制与应用。她系统研究和阐释了蚕丝蛋白的抗菌性能及抗菌机理,揭示了蚕丝蛋白保护功能的分子机理,解开了蚕丝“千年不腐”的秘密,为拓展蚕丝在生物医学材料和保健、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通过家蚕遗传操作技术和蚕丝结构与性能的研究,赵萍带领师生研发获得了适用于纺织服装、生物医学等多个领域的高强度新型蚕丝材料。又通过研究丝胶蛋白加工技术及其功效产物的活性,开发出适用于抗炎修复功效型的蚕丝功能化妆品。 经过赵萍及其团队的不懈努力,20余项适用于医疗、美容等领域的抗菌丝蛋白原料、丝胶蛋白纳米颗粒、丝胶蛋白凝胶、丝胶蛋白乳霜的制备与应用方法获得成果,并申请获批了国家发明专利,在行业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赵萍说,我们的使命不仅是要在科研上取得成绩,更要致力于科研成果的转化,让蚕丝产品走入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同时,在赵萍的带领下,团队里的每一位研究人员都有自身擅长的领域和独特的研究技能,在这个老中青搭配的科研团队里,长者用丰富的经验指引青年,青年用激情与活力感染长者,彼此取长补短,携手笃定前行,默默地为蚕桑事业奉献着,赵萍也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市级重点项目10余项,先后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因为科研成果丰硕,赵萍在2018年和2020年还分别获得了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和二等奖。 转战永川 科研成果走向市场 为了将传统的蚕桑产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赵萍和她的团队还在不断努力,开发出了新型家蚕人工饲料养蚕技术,自主研发出全自动化养蚕设施,节约了劳动成本和土地资源,实现了养蚕全流程自动化,同时借助大数据进行智能决策,真正实现了高效低成本饲养家蚕,开创了现代化、集约化的饲养方式。 为了规模化推广现代化家蚕养殖,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赵萍和她的团队经过比选,准备将研究成果转化放在永川,她亲自出任了世纪传奇生物技术研究院(重庆)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去年10月,该企业仙龙传奇农场蚕工厂项目在永川区仙龙镇太平桥村顺利开工建设,如今,仙龙镇现代蚕桑产业园里,千亩桑田延绵,养蚕工厂拔地而起。昔日一个普通的山村不但成为了全国现代蚕业农场的样板,而且也成为远近闻名的风景打卡点,多次登上各大媒体的榜首。 为什么要把项目落在永川,赵萍说这与永川对人才的重视密不可分,永川不仅区位条件优越、产业基础完备、人才资源充沛、营商环境良好,还制定落实了良好的人才政策,对她和她的团队以及项目给予了政策支持,积极帮助他们协调解决土地整治、用工招聘、道路出行等方面的问题,让她和她的团队没有后顾之忧去追逐他们梦想。 对于在永川的项目发展,赵萍信心满满。她说未来她将继续带领和培育更多人才来到永川、拥抱永川、融入永川、逐梦永川,将人才的智慧转化为生产力,让更多的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变为新动能,造福百姓生活,助力永川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乐宜游的高品质之城。 来源:永川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徐灵 主办:中共重庆市永川区委组织部 承办:重庆市永川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李金津

了解详情

提示

确定